书记,要不要将封国富叫过来?”
董副书记点点头,冯喻才很快就叫来了封国富。“董书记。”
封国富很小心地叫了一声,董副书记看着远处问道:“这么大的一个基地,有多少亩地?花了多少投资?你们的计划和目标呢?销路在哪里?”
董副书记一连串的问题,让封国富连冒冷汗。他哪里知道这样的小事,这都是张一凡搞出来的项目,这些日子,封国富为了整倒林县长,根本就没关注过这些事。
看着封国富冒汗,冯喻才也跟着冒汗,刚才那点小小的喜悦,片刻间烟消云散。
见封国富答不上来,董副书记就问了一句,“这么大的工程,是谁策划的?难道就没经过县里吗?”
封国富擦着汗水回答,“这是柳水镇班子定下的项目,县里没有参与。”
“嗯,不错!”董副书记点了点头,“干得不错!”
回到车里,董副书记看着柳水镇的风貌,感概万千。“冯书记,我当年就是在这里下过乡。这条河叫柳水河对吧?”
车队一路西行,沿着柳水河一直走到了通济渠入口,董副书记又走下车来。站在河东村的山头上,朝济州的方向望去。
两河之间的景色,尽收眼底。
当时张一凡也是来到这里,才有了后来通济渠贯通南北的大手笔。
冯喻才又小小地兴奋了一下,这个封国富还是为老百姓做了点事嘛,修一条这么大的水渠,解决了两大水系之间的隐患问题。
光是站在这个山头看过去,望着奔腾不息的河水,白浪涛天,便有一种令人心怀感概的情怀。
济水河的水患问题,一直是济州方面头痛的大难题,这条通济河修得好啊!
看到老领导屹立在山头巍然不动,冯喻才就朝封国富招了招手。
“封书记,这条水渠是什么时候修的?把情况跟董书记汇报一下。”
“冯,冯书记,这渠……”封国富又哆嗦了,半天回答不出来。那些具体的数字,他哪里记得住?
林县长见是时候了,向前一步,“董书记,这条渠名叫通济渠,取义于通城与济州之间的一条人工水渠。策划修渠的人是柳水镇当时的新任镇长张一凡。”
林县长做完汇报,便退到一边。
“哦?那个张一凡人呢?叫他来见我。”董副书记问道。
“张一凡同志,现在正被停职调查,恐怕董书记无法见到他。”林县长说这话的时候,封国富眼前闪过一股杀人的怒火。
“这样的同志居然被停职调查?乱弹琴!”董副书记愤然转身,头也不回地朝山坡下走去。
冯喻才狠狠地瞪了封国富一眼,“还不去快把张一凡找过来!”
这会儿市委冯书记气坏了,为什么每件事都与张一凡有关,你这个做县委书记的是干什么吃的?
看着封国富窝囊不堪的样子,真恨不得一脚将他踹下去!
第36章首长亲临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